什邡馆藏记忆:民国时期的教师节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9-09 来源:市档案局 浏览次数:0 打印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的《太公家教》①即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记载;元朝剧作家关汉卿②亦提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古代,教师更被尊崇至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成为民间祭祀的对象。什邡县志(乾隆版)记载:“宋祥符二年(1009年)建‘文庙在县治东’”,以敬奉孔圣③先师“作君作师,垂统万古”之德。

孔子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我国有明确记载的教师节始于民国时期。1931年5月,教育家邰爽秋联合程其保、李清悚等人在南京发起倡议,建议将每年6月6日定为教师节,旨在呼吁社会关注教师待遇与职业保障,促进教师团结和教育改革。“之所以定为六月六日,以取双六名节,便于号召。”此举得到全国众多有识之士响应,但国民政府并未予以立法承认。

1939年5月,教育部向国民党中央提议,将8月27日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意在“表彰圣德,振奋群伦”。1943年,教育部正式颁文,明确规定每年8月27日为教师节,强调尊孔传统与道德教化,要求教师节与孔子诞辰纪念合并举行。活动内容包括向孙中山遗像及孔子像行鞠躬礼,并宣读《教师节宣言》等。

关于具体纪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我们可以从什邡市档案馆馆藏的民国档案中探寻。

0008-0006-3016-永久-0001-0002

1947年7月,四川省政府转发内政部等关于《教师节纪念办法》的电令什邡档案馆藏

1947年7月,四川省政府转发了内政部、国防部、教育部、社会部联合发布的《本年教师节纪念办法》,对各级举办教师节纪念活动提出了统一要求。《办法》记载:“教育部为鼓动教师服务精神、融合师生情感、唤起社会尊师观念,特规定每年8月27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教师节纪念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及团体应分别或联合举行仪式。”同时规定,“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为纪念教师节得举办表扬籍有劳绩之优良教师、提倡改善教师待遇、发表奖学金得奖学生之名单等事项”;“各级学校及教育团体为纪念教师节得举办讲演孔子及历代师儒之言行或关于教育之举办讲演、庆祝会、教师友谊会、学生慰劳教师演艺会及成绩展览会”等。

0008-0006-3087-永久-0001-0002(1)0008-0006-3087-永久-0001-0001(1)

1945年8月21日,什邡县政府发《孔诞辰教师节纪念会训令什邡档案馆藏

受历史条件限制,什邡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中有关教师节活动的记载始于1945年。当年8月21日,什邡县政府发布《训令》:“查8月27日为孔圣诞辰及教师节纪念日,兹照部颁规定定于是日午前十时在文庙大礼堂举行纪念典礼,除分别至令并牌告知照外合行令,仰该会、馆、团、校长即便遵照,届时(率领全馆、团职员及全校教师学生)参加纪念为要。”《训令》下发对象包括农会、工会、商会、教育会、医师公会、妇女会、民教馆、国民兵团④以及初中校、简师校⑤、各中心学校。

0008-0006-3087-永久-0001-0005(1)

1945年8月,什邡县政府发《孔诞辰教师节纪念公函什邡档案馆藏

与此同时,什邡县政府还向县田管处、县党部、参议会、县训所、税务局、储运处等机构发出《公函》,邀请其参加孔圣诞辰及教师节纪念典礼。

0008-0006-3087-永久-0001-0004(1)0008-0006-3087-永久-0001-0003(1)

1945年8月,什邡县政府给县经收处的关于纪念典礼祭品免税的训令什邡档案馆藏

此外,为节省经费,县政府特向县经收处发布训令,要求屠商提供祭祀用猪肉并于祭祀完毕后自行带回,同时免除该猪肉的税款。“惟预算核列经费有限,所有祭品不能一一购备,合行令仰该处即便遵照,先期转知屠商届时杠抬净猪⑥一支到文庙供祭后仍自携返,其税款即准免纳为要”。

0008-0006-3016-永久-0001-0010(1)0008-0006-3016-永久-0001-00090008-0006-3016-永久-0001-0008(1)

1947年8月,什邡县政府给各机关团体发布的纪念典礼通报什邡档案馆藏

1947年至1948年,什邡县政府因“赶办不及”及“……兼之各学校尚未开学,教师不易召集”等原因,将孔圣诞辰及教师节纪念活动推迟至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举行,并通过《通报》告知参加纪念典礼的机关团体及个人,参与范围有所扩大。

0008-0006-3016-永久-0001-0016(1)0008-0006-3016-永久-0001-0015(1)

1947年8月,什邡县政府在县城四门张贴《纪念典礼佈告》(什邡档案馆藏)

综合档案记载,我们可以大致还原当时的活动场景:活动当日,县政府在县城四门张贴佈告(如上图),沿街商户一律悬挂彩旗。文庙及各中、小学校内壁报、彩旗与标语交相辉映,节日气氛浓郁。县城东的文庙大礼堂内,师生代表及各机关团体代表共计500余人齐聚一堂,“什邡县各界庆祝孔子诞辰暨教师节典礼”于上午10:00准时举行。时任县长张洪炳担任承祀官⑦,率众向孙中山遗像及孔子画像行礼祭拜。随后,大会宣布优良教师及获奖学生名单并进行表彰。会后还组织了集体会餐。档案同时记载,县城其他学校师生分别在南门外钟氏祠、西门外川主庙、东门外元帅庙、兴隆街龙王庙、北门外观音堂及瘟祖庙等处举行祭孔典礼。据档案显示,1946年的整个纪念活动共支出法币48493元。

新中国成立后,教师被纳入工人阶级范畴,但教师节长期未独立设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教师社会地位逐步提升,社会各界呼吁重建尊师传统。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议案,正式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备注

①《太公家教》为古代训诫类蒙书之代表,近世失传,是唐宋之际广为流行的童蒙读物之一,唐代曾风行全国,敦煌文献中数量不少的《太公家教》抄件即是明证,其中存有若干件写卷,自其发现以来前人多有著录研究,是我国可贵的教育史料。 

②关汉卿原名不详(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 ),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 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 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 元杂剧奠基人, 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③孔圣对孔子的尊称。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三二:“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唐·皇甫冉《送孔党赴举》诗:“家承孔圣后,身有鲁儒名。”唐·陆龟蒙《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孔圣铸颜事,垂之千载馀。”亦称“孔圣人”。

④国民兵团是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阶段,地方政府为适应战时兵役需求组建的地方军事组织。

⑤简师校全称“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是民国时期县级行政区为缓解乡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问题设立的初级师范教育机构,其核心职能为培养小学教师。

⑥净猪即纯黑猪其中使用净猪作为祭品是祭祀过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活动,用于表达对祖先或神灵的敬意。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祭祀的习俗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⑦承祀官“承祀”,谓视祭事也,“承祀官”即负责主持祭祀仪式的官员。在古代,祭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涉及对天地、祖先、神灵等的祭祀,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福祉、庇佑等。《诗经·鲁颂·閟宫》有“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旗承祀,六辔耳耳”,郑玄笺称“承祀,谓视祭事也”

 

 

 

 

 

 

 


责任编辑:档案局网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