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馆藏记忆:抗战档案之《178师函送
以身殉国烈士姓名表》
近期,什邡市档案馆在系统推进民国档案数字化工程时,在编号08-04-1946的卷宗内,发现一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1939年10月由陆军第178师师长李宗昉①签发的《函送以身殉国烈士姓名表》。这份历经86年岁月洗礼的军事公文,采用传统竖排毛笔书写,纸张边缘已出现典型褐变现象,但字迹仍清晰可辨。
178师给什邡县政府《函送以身殉国烈士姓名表》公函(什邡档案馆藏)
档案详细记录了5位什邡籍官兵在山西战场牺牲的具体情况,包括:
李 荣(1063团1连中尉排长),1938年2月17日牺牲于山西黎城东阳关倪家山;
周兴武(通信连二等兵),1938年2月20日牺牲于山西长子县;
钟明三(1061团2营机枪排一等兵),1938年2月15日牺牲于山西黎城东阳关;
周 云(1062团8连),1939年5月23日牺牲于山西运城;
邱金山(1062团2连),1939年7月14日牺牲于安邑杨家庄。
《178师抗日阵亡官佐士兵姓名表》(什邡档案馆藏)
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抚一甲渝字第4769号训令要求,什邡县政府在接收“阵亡官兵姓名表”后,本应按规定将烈士英名“祀入忠烈祠②,以示荣绩、而慰忠魂”。然而,由于该县尚未建立忠烈祠,最终只能以“照办”批示暂存档案。这一历史细节既反映了战时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令的实际困境,也折射出抗战时期忠烈祠建设在基层落实的滞后性。
据《什邡县志》(1984年版)记载,1939年始在武庙武成殿供奉阵亡将士13名,作为临时替代方案。直至1947年,才在原“纪公祠”旧址重建忠烈祠,并悬挂“邦家之光”匾额,完成了这一迟来的历史使命。这5位烈士是什邡4592名出川抗日将士的缩影,抗战期间全县共有171名官兵为国捐躯,其中178师什邡籍阵亡官兵11人。
《什邡县志》(84年版)“英名录”所载“抗日阵亡将士”名册(什邡档案馆藏)
档案记载的5位烈士尤为典型:他们脚穿草鞋、手持简陋武器,在山西战场以“誓死不退”、“血战到底”的决绝姿态诠释了川军精神。李荣中尉率部死守倪家山阵地全员殉国,钟明三在零下21度严寒中与机枪冻结为一体……这些具象化的战斗细节,使“血肉长城”这一抽象概念获得了微观史学的实证支撑。每个烈士姓名背后都是一部壮烈史诗,值得我们以考古学的严谨态度去考证,以文学的感染力去传颂。
李宗昉(图片来自网络)
陆军第178师(师长李宗昉)作为第47军李家钰③部主力,1937年9月由川军新编第6师改编而成。5位烈士中2人牺牲于1938年2月东阳关④之战,战役中官兵仅装备30%汉阳造步枪,却要对抗日军装甲部队与化学武器。《李宗昉日记》痛陈:“东阳关殉国者多嘱‘收尸回川’,今忠骨埋太行,吾辈之耻”。此役全军伤亡3276人,以血肉之躯迟滞日军进攻8日之久。
这段历史档案通过5位普通官兵的牺牲轨迹,展现了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精髓。178师官兵以简陋装备对抗日军精锐的壮举,印证了精神力量可以超越物质劣势;周云烈士“川人绝不退”的战壕刻字与《李宗昉日记》相互印证,彰显了信念在绝境中的关键作用。这些泛黄的档案不仅记录着历史,更铭刻着一个民族用血肉铸就的精神密码。每个烈士姓名都应当成为民族记忆的永恒丰碑,他们的故事需要被世代传颂,他们的精神应当永远激励后人。
注释:
①李家钰(1892年—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四川省蒲江人。隶属川军邓锡侯部,革命烈士、四川军阀中最小一个派系,军官系的首领。抗战期间,任第47军中将军长。先后出任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第36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和八路军并肩作战。1944年在豫中会战失败后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队的袭击,于5月21日在河南陕县秦家坡壮烈殉国。198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李家钰将军为革命烈士。
②忠烈祠:为纪念忠骨烈士所建的祠堂建筑。国民政府时期,忠烈祠的肇建源于纪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抵抗日本侵略而殉国的将士。国民政府内政部于1933年9月13日颁布了第一个相关法令《烈士附祠办法》。1936年5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又制定《历次阵亡残废受伤革命军人特别优恤办法全案》,在所附的《各县设立忠烈祠办法》中正式使用“忠烈祠”一词。
③李宗昉(1891-1954),又名仲曦,彭县人。历经护国、护法战争及四川军阀混战。1930年在李家钰部任旅长。1937年升任47军178师师长,随李家钰率部出川抗战,转战晋东南。1941年所部担任黄河设防固守。1944年升47军军长。李家钰殉国后,于当年9月升任第36集团军副总司令。1945年因病回川。建国后,被邀为川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3年受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④东阳关:在山西省黎城县东,即壶口故关,古称吾儿峪,是太行山的一处重要关口,东通河北省涉县、武安、邯郸,西通山西省黎城、潞城、长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12月,河北省已沦陷,李家钰率领川军第47军开赴山西太行山抗日前线。冰天雪地之中,川军扛着川造步枪,穿着单薄军衣,足穿草鞋,走上抗日战场。李家钰驻守长治,以178师李宗昉(彭县人)部守备黎城东阳关。